1.函谷关在哪
函谷关位于河南省灵宝市北15公里处的王垛村,距三门峡市约75公里,地处"长安古道",紧靠黄河岸边。因关在峡谷中,深险如函而得名。古人王氏曰:自灵宝以西今河南灵宝县、潼关以东,皆曰桃林。自崤山以西崤山,见河南名山三崤、潼津以南,通称函谷。这个地方北面有吕梁山,南面有伏牛山和秦岭,古代处于洛阳至西安故道中间的崤山至潼关段多在涧谷之中,深险如函,古称函谷。战国时秦孝公从魏国手中夺取崤函之地,在此设置函谷关。此关关城东西长7.5公里、谷道仅容一车通行,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说。
2.秦国为什么要占据函谷关
秦国有所谓披山带河的地形优势,南方是秦岭,北方是贺兰山,东面是黄河几字形的右脚,而函谷关就位于右脚转折的地方。如果要从草原过,必须先打败匈奴,向他们争道,如果要从南面过,要么跨秦岭(不实际),要么沿江上溯(更不实际),所以必须从正面突击。 正面突击也有两条路,一是从渭河上溯,但是韩国肯定重兵把守渭河,而且当时的船又不像现在的船那么强那么大,被围起来再用攻城器砸很快就完蛋。所以秦国才必须牢牢占据函谷关,因为函谷关一旦攻破的话,秦国就基本无线可守,基本可以长驱直入。因此说,在战国时代,函谷关是中原如秦的必经之路。
3.函谷关经历了那些考验[
函谷关西据高原,东临绝涧,南接秦岭,北塞黄河,是我国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始建于春秋战国之中,是东去洛阳,西达长安的咽喉,素有"天开函谷壮关中,万谷惊尘向北空"、"双峰高耸大河旁,自古函谷一战场"之说,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周慎靓王三年,楚怀王举六国之师伐秦,秦依函谷天险,使六国军队"伏尸百万,流血漂橹"。秦始皇六年,楚、赵、卫等五国军队犯秦,"至函谷,皆败走"。"刘邦守关拒项羽","安史之乱"的唐军与叛军的"桃林大战",1944年中国军队与日本侵略军的"函谷关大战",都是在这里进行的。所以,看完这些也就不难解释秦国为什么要重兵镇守函谷关了。所以这也就不难解释后来的秦扫六国,一统天下了。
另外,函谷关不仅作为一座军事要塞,它更是一个文化景点。
1992年,灵宝市政府按照原古关图形,投资重建了关楼。围绕着这座重关名城流传着"紫气东来"、"老子过关"、"鸡鸣狗盗"、"公孙白马"、"唐玄宗改元"等历史故事和传说,唐太宗、唐玄宗、司马迁、李白、杜甫、白居易、司马光等历史名人志士临关吟诗作赋,流传至今的有100余篇。现代此处有令尹望气台、孟尝君鸡鸣台,老子著《道德经》的太初宫等,太初宫已经成为国内外信仰者祭奠老子的重要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