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想和李开复打口水仗,究竟要不要买车?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2018-12-06 10:31:49  阅读:6204+ 作者:汽车点评

近日,李开复先生在演讲中提出“买车是你一生中最坏的投资”这一惊人言论,一时间车圈躁动,不乏有支持其观点的人,而更多的人则是对李开复先生的口诛笔伐。我们看问题都会有一个立场,而做事情也都带有某种目的,也就是动机。李开复先生的立场则是一个商人,商人言利,天经地义。但是李开复先生似乎忽视了一点,那就是并不是所有东西都可以拿金钱去衡量它的价值,因为有些东西是介于金钱之外的,比如情感、乐趣等。

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车和家创始人李想是真性情,毫不掩饰自己的嬉笑怒骂。针对李开复先生的言论第一个站出来开撕,言语间也是充斥着一股脚臭味。当然李开复先生作为文化人也没有互骂的意思,事情大概就这样的不了了之。看热闹的人已走远,看问题的人正走近。

感性和理性的碰撞

把买车当做投资,毫无疑问是理性的。社会的逐渐进步,汽车也从工具到产业,科技的日新月异,汽车又不断迭代,从遥远的牛车,到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蒸汽时代,再到第二次工业革面的电气时代,到后来续陆续完善的内燃机,才有了现代汽车的高速发展。每一次的技术突破都会带来社会的深刻变革,当下又站在了内燃机向电动机过渡的路口,李开复说这句话是站在了时代的高点,它憧憬着未来,却也忽视了现在。

未来或如李开复所说的,“共享出行、无人驾驶、电动汽车”是大势所趋,但这个目标的完成需要十年还是二十年,无人能准确的给出答案。这就好比给我们画了一张饼,让活在当下的人拿去充饥。

已经买了的汽车无时无刻不在折旧,但是汽车给我们带来的乐趣却不曾减退。当下公共交通的质量不能说有多差,但是远远不能替代私家车内方寸的空间,汽车是人们对有品质生活的追求。周末时间,你可以自驾载着亲朋好友,去郊外走走,洋溢在车厢内的幸福是公共交通无法给予的,更是金钱无法衡量的。

买车和租车,这是感性和理性的碰撞。我们不能嘲笑买车的人,更不能打击租车的人,因为都是自由之花的绽放,自由的选择生活,这不就是与生俱来的权力吗?

公知与大众的对决

李开复先生凭借其学识和成就早已成为众多国人的人生导师,即使你没看过他的书和讲座,但是丝毫不影响李开复这个名字在你心底的分量。偶尔还能和一众明星抢抢头条,他在国内是高调的。作为社会的公知,他不乏一大群追随着,他说“买车是你一生最坏的投资”这句话时,后面还做了量化的分析,他说“汽车96%的时间是停滞的,在折旧降价,只有4%的时间给你带来价值,但是这其中0.5%的时间用来找车位,0.5%的时间堵在路上,只有3%的时间真正在开车”。

不愧是一个理科生,就连开车这件事都能进行严格的定量分析,这让我不禁想起了汽车工业最发达的国家德国,连早餐面包都要过磅,何等理性的思维。纵观李开复先生的人生轨迹,生于台湾,学于美国,西方的意识形态培育了他,这一点和大部分中国人不一样。

李想作为汽车之家的创始人,现在又玩起了新能源,在车圈也是意见领袖级别的人物,但是放在13亿人口的中国他可能就会被淹没在大潮中。他的观点也最能代表大众的心声,没有站的很高,而是附的很低,以一个平常老百姓的口吻。没有把买车当做投资,买车就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生活品质,或者满足自己的兴趣爱好,这也是大部分人买车的原因吧。

无论是站在公知的角度还是站在公众的角度,买不买车都是一个选择,都有各自的动机,你可以追求价值,也可以追求乐趣。

车叔总结

当前拥堵的公共交通,日益严峻的坏境问题,让公知们站出来为共享出行、无人驾驶、电动汽车等概念摇旗呐喊,这一出发点是好的。但是由于技术的不成熟没能给大众一个期限,毕竟汽车作为一项产品,每个人都有选择购买它的权利,这无疑会对本来拥堵不堪的公共交通雪上加霜,还会造成更加严重的环境污染。但是比交通和污染更迫切的问题的是人心的不平,孔子说“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如果率先将自己的私家车卖掉,或许能引领一股不购车的潮流。


了解更多资讯请下载易车APP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