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公里1.5L油!这些牛X车型被99%的消费者低估了!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2019-01-12 20:31:19  阅读:9652+ 作者:玩车教授

目前中国新能源车在政策的助力下飞奔,传统车企要为中国市场研发专用新能源平台,造车新势力纷纷落地开花······从势头上来看,未来五年,或许更快,好像中国车市就要全面拥抱新能源了。而我们目前接触的新能源车驱动形式主要集中在:纯电动/插电混动两方面,能在国内享受政策补贴的产品也多集中在这两类上,日系的油电混动可以单独拿出来另表了。但鉴于国内的新能源基础设施布局情况,纯电/插混到底有多好用,只能说谁买谁知道了。当然,凡事都有例外,新能源也有异端,增程式插电混动,能充电能用油,百公里1.5L油耗,你有了解过它吗?

首先要明确的是——增程式不是纯电动车,它属于插电混动的变种。

如果用产品举例:雪佛兰volt这类增程式电动车,电机直接驱动车辆运作,发动机不参与运作;

而类似于比亚迪秦这种插电混合动力汽车,可仅用电机驱动,也可仅使用发动机驱动,也可电机和发电机一起驱动,当电机和发电机一起驱动时,实现最大化动力输出;

两者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增程式等于带着发动机烧油给电池组充电,而普通插混在电池组用完后,成为了发动机拖着冗余重量的电池组一起走。

把Range-Extended Electric Vehicle翻译成“增程式”总觉得不够信达雅。在宣传时,也经常出现增程式与插电混动浑水摸鱼的情况。增程式不用加装更多的电池,主要是增加了一台增程器(多为特制的小排量发动机),当电池续航不足时,通过给增程器提供能源(烧油),让发电机继续给电池供电,以实现纯电续航里程的增加。当然也可以正常用充电桩充电。然后问题来了:

为何一款可以加油,又可充电,又不会像传统插电混动那样出现“无电背电池”情况的产品,在国内相当少见呢?

增程式电动车的核心结构是:增程器与传动系统电气耦合。在这种结构中,发动机与传动系统不存在机械连接,速度工况与发动机本身没有关系,发动机只需要保持最佳功率输出区间做功充电。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最高达到同排量发动机下三分之一的油耗水平。在保证经济油耗的同时输出稳定电能保持电池组正常运转。在这种情况下,小排量发动机成为了最好的选择,但是,增程式的“小排量”与我们传统理解的小排量发动机有巨大的区别。

增程式只要把油箱做大点,一箱油轻松1000km+

像别克VELITE 5这种美丽的油耗,就是增程式优秀体验的代表。增程式难搞定的点从来不是电池组和电机,而是核心的增程发动机。教授从资料得知,早在2012年,奥迪就在A1上测试过一种0.25L的单缸转子发动机,升功率达到了60kW/L,最低油耗 260g/kWh,5000r/min 时的恒定输出电功率 15 kW,发动机净质量29kg。省油又有足够功率充电,完全是增程式的最好选择,没采用的原因也简单,成本太高了·······

阿特金森循环成为了当下最成功的传统动力节能方案

阿特金森循环可以说是众多插电混动产品的好朋友,但其弊端也显而易见,先天低扭不足和高转速区间受到限制,这种时候需要电动机介入管理。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插电混动长时间不充电使用体验不佳”的原因。而增程式则不存在这个问题,只要能够调校保持发动机功率输出,就能源源不断获得电能。但对大多数品牌来说,这样的技术壁垒还是太高了。

造车新势力理想智造以“增程式”作为产品核心

为了满足多变的路况,增程式发动机的输出功率需满足具体工况下功率需求。而想要得到一个高效和低成本的发动机专门用于发电,这不是拿个传统发动机接个电池就说自己是“插电混动”这么简单的。一套靠谱的增程系统研发都会面临三堵墙:

1.驱动系统对于整车的功率需求来自电池系统和增程系统的发电功率,而随着电池的剩余电量的变化,增程系统的功率是可变的。

2.增程式发电系统需要在发动机转速和发电功率上寻找到高效的工作点。

3.失去了驱动动力的机械连接,对整车的电控和后期维保是一次洗牌。

30万的四座增程式,这也不符合中国的汽车消费习惯

所以我们能看到的是,车企巨头在小规模的尝试增程式,自主品牌基本这么多年没有动作。理由很简单:技术复杂,回报不确定。所以选择上马纯电动/插电混动······教授只想说:技术没问题,使用的大环境不是一家车企就能推动的。

教授为何突然想到要吹一波“增程式新能源”?最重要的是“它没有改变传统汽车的使用体验”。哪怕你是特斯拉,超级充电站也得用80分钟充满,至于插电混动不充电只烧油的油耗,百度一下很多秦车主可以现身说法,实际没有达到“环保节能”的要求。而增程式则相对在两边达成了共识:它是一辆电动车,但又带了一个发电机随时充电。

混动雅阁上的那套i-MMD,升级接入插电后可以视作一种增程式系统

除掉纯电动以外,教授认为其他混动的核心观点都是“多用电,少用油”,而且是要促使消费者往这个方向去靠拢,只不过在国内这件事变了味,教授不止一次被人问到“插电混动不充电能用吗?”而实际上,也有不少车主愿意背着半吨重的电池组去车管所拿上那神圣的绿牌。也直接让增程式成了时代的眼泪,我们要“背着电池组的燃油车”不要“背着发动机的电动车”。教授看过一个段子:

为何油电混动不算新能源?

废话!都用油电混动了谁还去布设充电桩!

作为一个“两边不落地”的增程混动,它有着很好的前景,但以国内的现状来看,它又有些水土不服。它和油电混动输掉国内新能源竞赛的原因不是技术不行,而是“我们不仅要电动车,而且要更多的充电桩!”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