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买了车之后都会对一个问题感到非常费解,那就是为什么自己的车子的油耗和厂家标识的不一样?譬如说,车子前挡风玻璃右上角那块黄色的牌子上明明写的是7L/100KM,但是开了一段时间之后发现,却会发现仪表盘上的油耗显示达到了10L/100KM。这是怎么回事呢?难道是上当受骗了?
这就要从"工信部油耗"和"实际油耗"这两个专业术语说起了,实际油耗不必多做解释,顾名思义就是你开车上路实际产生的油耗,是非常直观的。我重点要说的是这个"工信部油耗"。从字面上来理解,工信部油耗就是工信部测出的油耗,那么它具体有着什么含义呢?
每当汽车厂商新推出一款新车,都要把车子送到工信部去检测油耗。我国工信部采用"碳平衡法"来计算车辆的油耗,具体的操作就是用一个大大的管子连接汽车的排气管和专业的测量仪器,然后通过测量汽车排气流量值和含碳气体浓度来测算出消耗的燃油量。
细心地朋友们很容易发现,车辆标注油耗的那块黄色牌子上会有3组不同的数据——市区油耗、郊区油耗和综合工况油耗,工信部测试油耗的时候会分别模拟车辆在市区以及郊区情况下的行驶状态,分别得出市区油耗和郊区油耗,然后再按照3:7的权重得出综合的工况油耗。
看起来似乎并没有什么不妥之处,但是这个测试的过程却并不真实。首先,测试车辆并不是直接在道路上进行测试的,而是把车辆放在一个专用的台架上进行测试。虽说台架可以模拟出车轮与台架的摩擦力,但是因为车子相对地面是静止的,所以挺不能模拟出真正路况下的风阻。
其次,许多厂商送去测试的车子是经过"特色加工"的。为了取得一个更好的成绩,很多汽车厂商在一些看不到的地方动手脚,比如说拆掉前后防撞钢梁(强烈建议每台车做完工信部油耗测试之后直接送去做碰撞测试)、去掉备胎、换装节能型的轮胎、以及加注高标号汽油。在测试的时候,测试车辆也不会模拟真实的使用场合,能关的电子设备全部关掉,不管是空调要关掉,甚至连车灯不会打开。虽说这些电气设备的耗油量并不算大,但是算下来还是会和真实的油耗有着一些差距的。
最重要的是,工信部的油耗没有考虑堵车的情况。按照我国目前采用的测试方法,测试车辆需要先进行市区工况测试,用平均19km/h的车速行驶780秒,然后模拟郊区路况,用62km/h的平均时速行驶1180秒。
这一切都是在特别理想的状态下进行得,而现实中的道路交通情况可比这个要复杂得多了。随便等一个红绿灯,油耗就会因为几十秒的怠速而上升不少,更别说早晚高峰时候的大堵车了。
说了这么多工信部油耗的坑爹之处,其实还有一个让你觉得"工信部油耗不准"的原因,那就是驾驶习惯。驾驶习惯这东西每个人都是不同的,有的人就喜欢二挡7000转一脚油门踩到底,有的人就喜欢高档位匀速巡航,相信同一台车在这这两种截然不同的驾驶方式下,也会有着天差地别的油耗数据的。所以说,与其天天抱怨工信部油耗坑人,还不如好好反思一下自己的开车习惯,看看有没有可以优化的地方,养成一个良好的驾驶习惯可是非常有助于降低油耗的。
再者说来,虽然工信部油耗真实性堪忧,但是它毕竟是一个统一标准的测试平台,但凡是在中国市场上销售的车型,都是要进行这项测试的。即便是对实际油耗没什么参考价值,但是它对于不同品牌、不同车型之间的横向对比,还是有着很大作用的。
微信请关注:DIOScheping